—— PROUCTS LIST
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產業鏈分析
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是用水、節水及環保的重要環節。
中投顧問發布的《2016-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》提到:按產業鏈劃分,污水處理市場的參與者主要有工程承包商、產品(包括污水處理設備、污水管網、藥劑、檢測儀器等)提供商以及設施運營商。
一、污水處理工程建設
污水處理廠的建設,成本集中在土建、通用設備、設備、控制系統、技術費用等幾個方面,但隨著建廠規模、性質的不同,成本構成比例會有所不同。通常土建占比zui高,可占到建設成本的40%-50%,設備費用則可占成本的20%-40%。因此,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可以有效帶動建筑行業和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。
在工程建設方面,由于對系統集成水平要求較高,國內能夠實施污水處理工程承包的企業不多,目前外資在該領域仍具有優勢。介入中國污水工程市場比較有名的外資企業有法國威立雅、法國蘇伊士、英國泰晤士水務、德國柏林水務公司等4大*。
二、污水處理設備制造
污水處理設備大體可分為通用設備和設備。通用設備包括泵、風機、管材配件等,設備較多,包括攪拌機、刮泥機、格柵、膜元件和組建等。在污水處理設備制造領域,目前國內幾乎所有產品均能生產,但由于在材質和工藝方面存在不足,因此在使用的可靠性、壽命等方面與國外設備尚有一定的差距,導致目前甲方在選購設備時,特別是大型項目,還是傾向購買國外設備。
目前國內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廠家大多規模不大,并以民營企業為主,能夠提供成套設備的企業很少,大多數企業以生產成熟的單機產品為主。除了本土企業,利用國外技術的合資企業是這個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,并且占據了設備市場,國內企業則集中在管材、水泵、風機等傳統產品市場。
三、污水處理設施運營
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營,以BOT(Build-Operate-Transfer)和TOT(Transfer-Operate-Transfer)模式居多。BOT是政府通過特許權協議,將項目授予企業投資、建設、運營、維護;特許期限內(一般20-30年),項目公司向用戶收取費用,由此回收項目投資、經營和維護成本并獲得合理回報;特許期滿,項目公司把基礎設施無償移交政府。TOT則是企業從政府購得已建成的項目,特許經營期滿后,轉交政府。由于BOT需要承擔建設施工,對運營商要求高于TOT模式,風險也大于TOT。
對運營商而言,核心是率的確定,即污水處理單價的確定。根據原國家計委《關于印發推進城市污水、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意見的通知》,對社會資本投資的城市污水項目,當地政府可參照同期銀行長期loan利率的標準,設定參考標準。從目前的項目來看,率多在8%左右。